第两百七十二章 制衡(2/2)

听到青年的声音,波才眼中闪过一抹复杂。

说实话,虽然面前的青年已经来到青州很长一段时间了,但是他还是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他。

太平道起义失败,虽然有着种种因素,但是面前的青年绝对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。

因此,当青年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,他本应该杀了他。

但是,青年却又是张角生前最疼爱的弟子,而且波才在了解到当初的事情之后,也明白青年其实只是被人算计,自身虽有责任,但是却并非主要。

而且,青年苟且偷生活到现在,只为了有一个赎罪的机会的坚持也让他动容。

最重要的是,青年的到来,也给他提供了一个和张角的唯一血脉——张宁联系的渠道。

种种原因,让波才最后还是没有动手。

甚至于,波才还默认了眼前这个青年在青州安插起了他的情报网。

用青年的话说,他现在还活着的意义只有一个,那就是张宁。

他在赎罪。

波才选择了相信。

青年便是唐周。

当初洛阳事毕,楚江让他见了张宁——也就是现在的楚凝一面,之后就安排他去了青州。

波才虽然对于张角有着绝对的忠诚,而随着张角的陨落这份忠诚也是继承到了张角唯一的女儿张宁身上,楚江也籍此可以间接掌控青州,但是,没有人知道波才的这份忠诚能持续多久。

楚江并不想把自己对青州的掌控建立在他人的忠诚上面,他不喜欢这种有可能会超出自己掌握的情况。

所以他才让唐周去了青州。

不管波才以后会不会滋生野心,但是至少现在波才还是忠于张宁的。而他要做的就是在波才还忠于张宁的时候,在青州安插下可以掌控的力量,这样一来,就算是将来波才产生了异心,他也可以有反制的手段。

唐周就是他选择的棋子。

原因也很简单。

唐周心中的愧疚,与其说是对于太平道的,不如说是对于张角的。

相对于空泛的太平道的概念,最疼爱他的师父张角才是唐周愧疚的源泉。

他觉得是自己害死了师父。

而随着张角的陨落,唐周的这份愧疚也完全转移到了张宁身上。

甚至于,楚江可以断言,如果让唐周在现在的黄巾和张宁之间只能选择一个的话,唐周会毫不犹豫的放弃黄巾军。

正是因为如此,只要张宁还在他身边,楚江就不怕唐周会背叛。

所以,楚江不仅让唐周去青州,还为他提供了足够的帮助让他在青州各地建立起情报网。

换而言之,楚江直接将一州之地的情报工作交给了唐周。这种级别,在楚江手下的情报系统中,地位可以说是仅次于负责整个情报工作的贾诩的了。

而唐周手中掌握的力量越强,对于波才的掣肘也就越大。最重要的是,唐周的身份也注定了波才无法轻易对唐周下手。

当然,这些都只是属于预防手段。

如果波才能一直保持对张宁的忠诚自然是最好不过,如果不能,这些手段才会发挥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