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两百六十六章 车中对(上)(2/2)

虽然荀攸并没有说赌注是什么,但是听到荀攸突然改变的称呼,荀彧也就明白了。

在这之前,荀攸可是一直称呼楚江为司空的。

楚江微微一笑,道:“能得诸位相助,何愁天下不平?”

............

初平二年十月,大汉司空楚江大婚。

同月,荀彧入朝任尚书令。

楚江计划中的最后一块拼图,就此到位。

同年,从长安回到陈留的戏志才亦是迎来了一位客人。

“奉孝?你为何至此?”

看着拦在马车前那一身长衫,拎着酒壶,放浪形骸的青年,戏志才脸上闪过一抹惊喜,就连因为在长安的所见所谓带来的压力也无形间消散了几分。

见状,原本一脸警惕的典韦摸了摸头:“原来军师认识这个人。”

话说,他驾着车带着戏志才回到陈留,在入城之前突然有人拦在马车前,如果不是郭嘉的样子实在是不像是刺客,他就直接动手了。

现在看来,还好他没动手。

郭嘉喝了一口酒,斜斜的瞥了戏志才一眼,道:“刚从长安回来?”

戏志才点了点头:“上车。”

郭嘉也不客气,丝毫不顾形象的轻轻一跳就上了马车。

进了马车中,就势一躺,倚在车厢上,郭嘉看着对面的戏志才,戏谑道:“感觉如何?是不是压力很大?”

看着郭嘉戏谑的表情,戏志才叹了一口气:“看来奉孝对于长安的情况也有所了解啊。虽然此去我只看到了一部分,但是要我说的话,那位司空,已有老秦之势。”

喝了一口酒,郭嘉点了点头:“据函谷天险,虎视天下,说是老秦之势,却也不差。”

点了点头,戏志才叹道:“先是继承了大汉留下的部分底蕴,现在董仲颖留下的根基又被全面接盘,这位司空大人手中的牌,实在是太多了。若不是因为朝廷就在长安,这位司空大人稍有动作就会成为众矢之的,恐怕现在他已经可以出兵鲸吞天下了。”

微微摇了摇头,郭嘉道:“朝廷在长安,固然会使那边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天下的关注,但是也注定了天下诸侯无法像六国伐秦一般通力协作。届时等各方打的精疲力竭,那位司空大人再兵出函谷,还是一样的结局。”

“但总要一搏不是吗?”戏志才反问道。

“现在单一的哪路诸侯根本不可能和这位司空大人抗衡的。御林军,西凉军,并州军,羽林卫,先登死士,陷阵营,甚至还可能有一些不为人知的隐秘力量,在这位司空大人手中的力量实在是太强了。只有统合其余各州的力量,才有与之抗衡的可能。所以,就算我们打起来可能最后会让那位司空大人渔翁得利,但是也必须一统。”

轻轻一笑,郭嘉没有反驳:“志才这么说,想来已有腹稿?”

点了点头,戏志才缓缓吐出两个字:“联袁吞刘,平分关东。”

微微摇了摇头,郭嘉又喝了一口酒,笑道:“志才,你这样就没意思了。嘉好心来找你聊聊天,结果你连对我都怀有戒心,却是什么道理?”

听到郭嘉这么说,戏志才目光微微一闪:“奉孝何出此言?”

撇了撇嘴,郭嘉道:“连袁吞刘我信,但是平分关东?不吞袁,你主曹操凭什么和那位司空大人抗衡?”

戏志才没有说话,不过郭嘉却丝毫没有住嘴的意思:“明年开春,袁绍与公孙瓒之间必有一战。只是公孙伯圭征战边关多年,麾下多是戍边老卒,精骑更是数不胜数,恐怕袁本初很难占到什么便宜。我猜你是想以助袁本初击败公孙伯圭为条件,让袁绍出兵帮你主曹操吞并刘玄德,占据兖州,是也不是?”

“是。”戏志才淡淡道:“然后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