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六章 择主(2/2)

咸鱼是肯定不会自己当主公的。那么就只有成为谋士一途。

楚江很自信,无论他投奔谁,以他的智谋,都足以一生无忧,所以到底投奔谁,自然是看谁顺眼投奔谁。

不过,综合汉末三国的形势,其实说来说去也就只有那几个,或者说两个选择。

曹,刘。

因为只有这两位才有能够背负这整个天下的胸怀。

董卓与天下世家为敌,楚江并不看好。

至于吕布,虽然如果楚江没有猜错的话,自己的这具身体和吕布关系匪浅,但是这位就不是做君主的料。

可是,说实在的,无论是曹操还是刘备,楚江都不怎么感冒。

只是,如果不出意外的话,最后楚江还是会从曹操还有刘备之间选择一个,但是,在见到宋清之后,他貌似找到了更好,也更容易走的一条路。

匡扶汉室。

当然,这个汉室自然不是天下人眼中的汉室,而是他的汉室。

大汉四百载,既然出过一个吕后,那为什么不能再出一个吕后呢?

黄巾之乱,董卓进京。

如果谋划的好的话,凭借宋清的身份优势以及地利,未尝不能揽大权于一身。

而只要解决了大汉朝廷中的问题,纵然天下诸侯并起,但是大义在手,他也有把握威压四方,镇压天下。

而且,最重要的是,宋清本身是一个没有任何权利欲的人,他自信只要时间足够,他可以完全掌握她。

正因为综合了这种种考虑,所以才有了楚江这一拜。

看着拜倒在地的楚江,宋清却是有些惶然了。

虽然接触并不多,但是她却足以看出,眼前这个少年,虽然年轻,但是却拥有着堪称惊艳的才华。

而且,抛开才华不谈,通过一些渠道,宋清也知道了这个少年在天下名士之中所拥有的名声。

三明不如一玉。

得之可保大汉百年社稷。

楚子玉,乃不世之材。

张奂与蔡邕联手造势,其影响力在这个时代,只能用恐怖来形容。

而在这种情况下,可以说楚江无论到哪里,都会得到重用,即使楚江没有真才实学,仅仅是因为楚江的名声,也有很多人愿意以高位虚衔养着他。

这就是这个时代名士的影响力。

然而,现在楚江却要认她为主。

这和之前楚江为她出谋划策不同,这一拜之后,在这个信义为先的时代,除非她死了,否则基本上就已经杜绝了楚江再投他人的门路。

在这个君择臣,臣亦择君的时代,一旦选定了自己的主公,如无意外,便是一生追随。若是无故背离,必遭天下人唾弃。

所以,她不明白,楚江为什么会做出这个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