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清照嘴虽然这样说可是身体还是很诚实的,不用赵佶拉她她自己就往算命摊去了。

“老道长,你我是不是与你有缘,可否为我算一下姻缘。”李清照说道。

老道捋了捋胡须,“小姑娘与我有缘,这姻缘贫道算了,请将一只手掌放在我这浑天盘上。”

别人算命多是看相,摸骨、测字,可这道士却让摸一个罗盘,这样的算命方式当真是奇特无比。

李清照将信将疑的将一只手掌放在罗盘上面,刚放上去之间罗盘咔嚓嚓的打开了,李清照心里一惊赶紧把手抽开。

只见那罗盘共分三层,分别代表天地人三才,三层之中又细分了无数的小格子,代表万物万象。

那罗盘转着转着开始绽放出紫色光华,为观的人无不称奇,罗盘转了七七四十九圈之后停了下来。

那道人笑着捋了捋胡须,“姑娘天生富贵气运纯紫,当主后宫母仪天下。”

道人语气平淡,周围的围观者纷纷哈哈大笑,心中只有一个想法,这道士牛皮吹上天了。

一个小姑娘他还能给人算出个命主后宫母仪天下,虽然小姑娘长得灵气十足可是如此吹捧未免太过了。

至于那罗盘绽放的紫色光华在众人的眼中更像是道士自己做的手脚。

“道长,可否给我也算一卦?”

赵佶眯着眼睛发问,这老道要么是认得自己要么就是真的道法高深,自己可是真的存在了立李清照为后的心思。

可这个想法他谁都没有告诉,只是埋藏在自己心里而已。

那道人看了看赵佶,“客人也与我有缘,也算得一卦,不知客人要问什么?”

“我要问大宋之国祚几何?燕云何时可收?辽国何时可灭?”

赵佶语出惊人,围观的众人听到他的言辞纷纷四散离开,在大宋议政并不禁止,可是明目张胆的问大宋国祚可不是简单的议政了。

如果官府知道了可是要以谋反罪论处的,周围集市中说不定就有开封府的探子,如果追究下来自己说不定也要被牵连还是先走为妙。

李清照长大了小嘴,赵佶的问题简直比刚才道士说她命主东宫还有来的震撼。

那道人也不慌张,“大宋国祚乃是天定贫道无法妄言,不过后面的两个问题贫道倒可以回答,不过客官还需听贫道讲一个故事。”

“道长请讲。”赵佶笑道。

“仁宗嘉佑年间殿前洪姓太尉受宋仁宗诏命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,宣请嗣汉天师张真人赴朝,只禳瘟疫,办完公事后在龙虎山上清宫住持真人的陪同下游山,游到上清宫伏魔之殿。”

“主持真人告称那是大唐洞旋国师镇妖之处,殿内镇压的三十六天罡星、七十二地煞星共一百单八名魔王,可那洪太尉却是不信,执意要打开伏魔之殿。”

……

道人慢条斯理的娓娓道来,赵佶心里却掀起了惊涛骇浪,这个故事他闭着眼睛都能背下来。

剩下的不用道人详说他就已经在脑海之中补充了出来:

主持真人违抗不得,只得接了封贴开了殿门,门中有一龟驼碑,上面尽是些龙章凤篆的天书,太尉遣人挖开之间一个黑漆漆的大洞,一声响亮过处,只见一道黑气,从穴里滚将起来,掀塌了半个殿角。那道黑气直冲上半天里,空中散作百十道金光,望四面八方去了。

这正是水浒中所记载的“洪太尉误释妖魔”这一回,赵佶脸色凝重,自己既然已经将108将中的两位收归麾下。

难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对原本的事情发展并没有改变什么?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是不是说明自己无论再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20多年后的灾难呢?

“道长此言何意?”赵佶脸色凝重开口问道。

“呵呵,客官不必紧张,走的虽然是魔王,但神魔从来都是一体的,处理得当即为神,处理不当即为魔。”道人笑呵呵的说道。

“那道长有什么好的意见?”

赵佶反问道,既然这道人说出了这等话那他自然有自己的想法,不如看看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。